【广东会GDH基因检测】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4年中国所面临的癌症死亡或患病风险
2024年7月10日,经国家生健康委批准,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贼新的肿瘤登记和随访监测数据,在JNCC上发布了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此次发布的结果由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联合测算,并与IARC发布的GLOBOCAN 2022年中国数据同步。中国肿瘤登记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获得国内外的一致承认。更新的恶性肿瘤负担数据为肿瘤防控和国家健康战略实施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基础数据。
表1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估计
图1 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万人)
图2 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顺位
-
全癌种的发病率在0-34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 -
男性在25-54岁的发病率低于女性,在60岁以上则高于女性。
图3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图4 中国全癌种死亡人数(万人)
图5 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及顺位
-
全癌种的死亡率在40-44岁年龄组后显著增加,并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 。 -
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
图6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年龄分布
2000-2018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全癌种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3%
上升:
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女性:子宫颈癌、卵巢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
-
癌症仍然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癌症谱结构展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癌症谱并存的特点。
根据2022年的估计数据,中国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相比前几年有所增加。这种增长部分归因于人口老龄化,同时也反映了公众肿瘤预防意识的提高以及更便捷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参与肿瘤体检和国家筛查早诊早治项目,使更多的肿瘤病例能够被及时发现。死亡人数的增加主要与人口老龄化相关。
肺癌仍然是中国恶性肿瘤的首要发病和死亡原因。其他发病率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包括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死亡率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从2000年到2018年期间,中国各种类型的标准化癌症死亡率年均下降1.3%,尤其是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在肿瘤综合防治方面的努力,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逐步推广的上消化道肿瘤筛查取得了初步成效。
未来,应继续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肿瘤防治行动方案,重点在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控、肿瘤筛查、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等领域稳步推进,力争在2030年初步遏制肿瘤负担的增长势头。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数持续上升,每年因恶性肿瘤所导致的医疗支出已超过2200亿。根据城乡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的发病率略高于农村,而农村的死亡率稍高于城市,但城乡之间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方面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这可能是因为城乡之间的恶性肿瘤危险因素,如吸烟、慢性感染、饮食习惯和空气污染等差异在逐渐减少,导致发病率趋于接近。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防癌意识相对较低,农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仍然偏高。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恶性肿瘤的生存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比十年前提高了大约10个百分点。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和发达国家在癌症谱上存在差异,我国一些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发病率较高,而发达国家则主要是乳腺癌、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尽管我国乳腺癌(82.0%)、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的5年生存率在逐步提高,但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分别为90.9%、98%和99.5%)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早期就诊率低和晚期病例的不规范临床管理。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相关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覆盖率,推广和规范肿瘤的临床诊疗,以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总之,我国恶性肿瘤负担日益加重,城乡差异显著,地区分布不均衡,癌症防控形势严峻;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癌症谱并存,防治难度巨大。。
(责任编辑:广东会GDH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