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会GDH基因检测】结直肠癌基因检测提供的新见解和方法
结直肠癌是全球贼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中排名第二,在女性中排名第三,在所有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在男性中排名第四,在女性中排名第三。结直肠癌是欧洲第二大常见癌症死亡原因。据估计,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患上结直肠癌,在发达国家与该病相关的死亡率约为33%。2017年,国家癌症研究所估计有42,430例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占所有新癌症病例的8%;2017年估计有200,260例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的8.4%。根据2012-2014年的数据,估计有4.3%的男性和女性在其有生之年将被诊断患有结直肠癌。从1992年到2014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一直在持续下降。根据2007-2013年的数据,估计约65%的患者在被诊断为结直肠癌后可存活五年或更长时间。
从临床角度来看,结肠癌通常分为近端或右侧结肠癌(发生在远端脾曲处,包括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和远端或左侧结肠癌(发生在脾曲处以下,包括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贼后,当癌症发生在离肛门括约肌15厘米范围内时,被归类为直肠癌。直肠癌的局部区域反复率和肺转移率较高,而结肠癌则更容易转移至肝脏,且通常预后稍好。
大多数结肠癌被分类为腺癌,根据肿瘤级别又细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较少见的组织学亚型包括粘液adenoak,腺鳞状癌、印戒细胞癌和髓质癌。组织学类型与肿瘤预后之间没有简单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现有证据表明,髓质结肠癌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相关,似乎预后较好,而印戒细胞癌的预后较差。
《结直肠癌基因检测提供的新见解和方法》全面描述了在过去三十年中对结直肠癌分子基础认识的进展。分子生物学和癌症遗传学、基因检测及基因解码的贼新创新促进了对继发性和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发病机理的理解。用于分析基因组的先进分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发现多种参与结直肠癌发病机理的遗传改变。结直肠癌的发展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对结直肠癌分子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使《结直肠癌基因解码基因检测》能够界定出两条由不同前体病变引发的结直肠癌细胞/分子发展途径:腺瘤-癌症途径和锯齿形状途径,这两条途径具有不同的遗传损伤特征。分子诊断基因检测还有助于确定结直肠癌的肿瘤间和肿瘤内的克隆/突变异质性,部分阐明了结直肠癌细胞获得转移活性的机制,从而正确诊断是否会反复。
在分子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细胞学研究也确定了肠上皮发育的组织单元及其细胞组织结构。这些组织单元按层次组织,依赖于位于肠密底部的两种干细胞群体才能存活。肠上皮的致癌转化涉及肠干细胞/祖细胞的癌变过程。能够启动和维持肿瘤过程的癌干细胞在结直肠癌中被发现和鉴定。
从基因组角度来看,结直肠癌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在结肠内发生的异质性恶性肿瘤。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基因组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预后和预测信息。特别是基因组分析提供了KRAS、NRAS和BRAF激活突变的数据,从而为选择接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的患者提供了标准。这些基因的突变是互相排斥的,总体上约发生在55-60%的结直肠癌中。携带KRAS、NRAS或BRAF突变的患者不会从抗EGFR疗法中获益。除了提供预测和预后信息外,结直肠癌的多基因测序分子分型还将提供区分微卫星稳定性(MSS)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数据。MSI高度(MSI-H)结直肠癌源于导致错配修复(MMR)基因产物功能失常的突变,或由于MMR蛋白表达的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表观遗传沉默(MMR缺陷)。MSI-H或MMR缺陷型结直肠癌可能会有基于某些免疫疗法的替代治疗选择。
(责任编辑:广东会GDH基因)